垣曲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段,黄河中游流域,东依太行山、王屋山,南眺黛眉山,西亘中条山,县境南沿黄河九曲之一,属黄河故道之地,亚热带性气候,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从历山形成于远古至今大约有25亿年的历史。那时垣曲历山开始有了生命起源。到古生代大约5亿年,在垣曲产生里两栖类动物。至中生代大约3亿年,垣曲有了哺乳动物。如恐龙、鱼类、大象、犀牛等,到了新生代,第三纪1亿年至4500万年,垣曲有了植被,开始有了人类起源,在垣曲寨里发现了曙猿灵长类,第四纪大约1000万年左右,人类进一步有了进化,逐渐进入原始社会,100万年至1万年,从旧石器至新石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化。10000年至4000年左右成为传说时代。公元前6000年,垣曲发现了仰韶文化(陶罐)。公元前4300年部落时期,五帝之一舜诞生于垣曲诸冯山,此时为东夷时期,龙山文化形成时期。垣曲有部落时期向文明时期的奴隶社会转化。舜有诸冯山迁于卫地(神后),打井、耕田、在历山耕地,在负夏建城(同善镇)、制陶、捕鱼。公元3000年转入努力社会,垣曲汤帝建都于亳与葛伯为临,公元前1000年至700年商周时期,垣曲称为亘方,至周惠王约公元前660年。垣曲有皋落氏,至周简王约公元前572年,垣曲称阳壶城,春秋战国时期,垣曲称垣县,至西汉垣曲属河东郡。东汉公元8年,垣曲称东垣县,于北魏三国时期,公元220年至280年年间,垣曲第一次称白水县,后又称白水、青廉二县,至北周公元580年,垣曲称为蒲原县,至隋初公元600年间,垣曲由亳城县、青廉县、蒲原县并为垣县。此时义宁元年公元617年有将垣县分为垣县、青廉县、亳城县。后至唐武德元年,有将三县并为长泉县,至龙朔二年公元662年至900年,垣曲称为垣县。从宋朝公元910年起,垣曲开始称垣曲县至今1095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从亘方到垣曲县)垣县名称共变革14次。从亘方起至今大约有3000余年的历史,从宋朝至今垣曲县有1095年的历史。
垣曲县境内古文化遗址丰富悠久。1957年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发掘出毛家镇、南海峪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北京大学考古专业队等单位先后对垣曲境内的文化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发掘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13处,二里头文化遗址10余处。1994年。中国科学院在古城在古城寨里村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猿类化石,取名“世纪曙猿”,专家推翻了高等灵长类动物起源于北非的说法,同时把人类起源史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垣曲县不愧为人类起源乃至华夏民族诞生地。